消防技能培訓:從入門到精通的全方位課程體系在多地落地開花
2025年7月,隨著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的深入推進,一場以“技能筑防、生命至上”為主題的消防技能培訓熱潮在企事業單位、社區和學校展開。從基礎理論到實戰演練,從器材操作到應急指揮,一套覆蓋全場景、全流程的消防技能培訓體系正在形成,為構建社會消防安全屏障注入新動能。
一、課程體系:分層遞進,科學設計
針對不同群體的需求,培訓課程劃分為“入門認知-技能實操-應急指揮”三大模塊,形成“四階十課”標準化體系:
基礎認知階段
消防法規與責任:解讀《消防法》及行業規范,明確單位與個人法律責任。
火災原理與分類:通過案例分析火災三要素(可燃物、助燃劑、引火源)及A-F類火災特性,重點講解電氣火災、燃氣泄漏等高發場景的預防措施。
器材操作階段
滅火裝備實戰:采用“提拔握壓”(干粉滅火器)、“搖拔噴”(二氧化碳滅火器)等口訣化教學,結合油鍋起火、配電箱短路等模擬場景,強化“對準火源根部、保持安全距離”等操作要點。
應急設備聯動:教授消防栓、噴淋系統、防火卷簾等固定設施的聯動使用方法。堯壩鎮在培訓中引入油鋸、消防水泵等大型裝備操作,提升基層應急隊攻堅能力。
逃生自救階段
科學避險策略:糾正“濕毛巾捂口鼻逃生”等誤區,推廣“低姿貼地、過濾式呼吸器四步法(開、拔、套、拉)”等新技能。
疏散指揮演練:模擬商場、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火災,訓練學員運用“三要三救三不”(要熟悉環境、要冷靜判斷、要過濾濃煙;自救、繩索自救、信號求救;不乘電梯、不跳樓、不貪財物)原則組織疏散。
應急指揮階段
消防控制室實戰:針對物業、醫院等單位,開展火警系統監控、應急預案啟動、多部門協同等專項訓練。
案例復盤與改進:通過分析近年重大火災事故,總結“隱患排查不到位、初期處置遲緩”等教訓,優化單位應急預案。
二、創新模式:科技賦能,沉浸體驗
虛擬現實(VR)技術:部分企業引入VR火場模擬系統,學員可穿戴設備體驗高溫、濃煙環境,系統實時反饋操作合規性。例如,某化工園區通過VR訓練,將學員應急反應時間縮短40%。
“互聯網+培訓”平臺:開發在線學習系統,提供消防法規解讀、器材操作視頻、自測題庫等資源。
“以賽促訓”機制:組織消防技能競賽,設置滅火接力、水帶連接、隱患排查等項目。
三、成效顯著:從“知”到“行”的轉變
單位安全能力提升:某物業公司通過“四懂四會”(懂危險性、懂預防措施、懂撲救方法、懂逃生路線;會報警、會滅火、會疏散、會宣傳)考核,實現全年零火災事故。
社會應急意識增強:學校將消防知識納入安全教育課程,學生“家庭隱患自查”參與率達80%。
四、未來展望:常態化、化、全民化
消防救援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將推動消防技能培訓納入職業資格認證體系,鼓勵企業設立“安全官”崗位,同時擴大社會志愿者隊伍
在這場全民消防能力提升行動中,從機關單位到田間地頭,從白發老者到少年兒童,消防技能正從“本領”轉變為“生存”。